自1994年起,湖北省对口支援西藏山南市,转瞬三年期援藏干部已轮换了八批,短期专业技术人才也轮换了六批;另外还安排了教育、医疗人才“组团式”援藏。一批又一批湖北援藏干部常年忍耐高原反应,扎根雪域高原,矢志艰苦奋斗,助推经济发展,保障社会稳定,终促雪域巨变,让高原焕新颜。
24年来,湖北省共为山南市提供无偿援助资金17.08亿元,实施援藏项目435个。那么作为特殊战队、拥有公仆情怀的援藏干部,缘何甘愿作别温暖小家而深深自责愧疚于亲人,缘何明知身体备受折磨却无悔于挑战“生命禁区”,缘何默默承受“缺氧低压高寒”依然坚持不懈地勤勉工作,缘何秉持执着追求不断谱写一曲曲壮丽篇章。说到底,援藏干部靠的是信仰信念、吃苦精神、政治担当和满腔热忱。
诚如习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"在高原上工作,最稀缺的是氧气,最宝贵的是精神"。精神是什么?精神是人的意识形态的外在表现,是人执着于某种行为的内在动力。不言而喻其代表着精神境界、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,援藏干部必须筑牢精神高地并坚守,积极争当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干部。
拥有顶天立地、敢于担当的崇高境界。众所皆知,牦牛是藏区重要的图腾崇拜,是藏族同胞的精神依托。援藏干部必须领悟传承憨厚、忠诚、悲悯、坚韧、勇悍、尽命的“牦牛精神”。同时,还要大力弘扬特别能吃苦、特别能战斗、特别能忍耐、特别能团结、特别能奉献的“老西藏精神”,并为其注入新内涵。
西藏远在天边,伸手就能抓云,特定地域对干部要求更严、标准更高,这就要求援藏干部树牢“四个意识”,要有顶天立地的豪情、勇往直前的胆魄、志存高远的品格,要在实干基础上做到科学谋划,锐意进取,找到符合藏区发展实际的举措,有效发挥好“领头羊”、“主心骨”的作用。
作为湖北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队领队、山南市委副书记陈正祥,为了争取更多援藏项目、资金与人才,加速促进两地交流、交往和交融,频繁往返奔波于藏鄂之间,当地人出藏返回,都会有高原反应,内地人不言而喻。来西藏后,手机加药丸已成为他每天随身标配,这也是许多援藏干部的常态。
为加强工作队管理,他牵头制定了《湖北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队落实党风廉洁建设责任制实施意见》和《湖北省第八批援藏工作队队员廉洁自律行为规范》等,还创新提出:严禁驾车,尽量不要夜间差旅;严禁酗酒,尽量不要私自外出;严禁出入娱乐场所,尽量不要带病工作,确保湖北干部和湖北形象“硬安全”。
拥有无私奉献、不畏牺牲的坦荡情怀。西藏誉为“世界屋脊”,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,援藏干部面临气候不适、语言不通、社情复杂等诸多困难和考验。在这里高原反应如影相随,感冒极易引发肺水肿,可能危及生命;出差和下乡途中,雪崩、塌方、滑坡等灾害往往突如其来。再者由于远离家乡和亲人,除了面对繁重的工作和艰苦的环境外,还有难以忍受的孤独寂寞。面对重重困难,援藏干部必须继承发扬“缺氧不缺精神、艰苦不怕吃苦”的精神,磨炼意志,经受考验。
山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鹏飞,来山南不到三个月,不幸患上高原性高血压,被医生诊断体征“不适合在高原工作”。刚来,怎么能马上就当逃兵!他每天坚持吃三颗降压药,血压才逐渐稳定下来,如今援藏岁月已有两年。原湖北省“组团式”医疗援藏工作队队长廉红梅,年近50岁,在内地都会因心脏二、三尖瓣关闭不全而阵发性缺氧出现晕厥,家中还有瘫痪8年多的母亲,在她的坚持下一切问题迎刃而解。事实证明,援藏干部以忧天下和忘我的家国情怀、道德情操,为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了贡献。
拥有持之以恒、久久为功的坚韧毅力。援藏工作贵在持之以恒,成在久久为功,要锲而不舍、金石可镂,方能促进援藏工作真正取得实效。中央多次召开援藏工作座谈会,就做好对口支援藏区工作都有非常明确的指示要求。作为援藏干部,要严格遵循“治藏方略”,始终牢记神圣职责,以坚定的信念、顽强的意志、坚强的决心、饱满的热情、扎实的作风投入到工作中去,既要为西藏的发展、稳定与和谐社会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,又要为受援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打下良好的基础。还要坚持以人为本,高度重视民生,了解群众所需所求所盼,竭心尽力普惠民生福祉,最大限度增强藏区各族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。
首批“组团式”湖北援藏教师孟岚,在山南市第一高级中学的三尺讲坛上,谱写着不一样的教师人生:先后被评为“最美援藏教师”、“骨干教师”、“孺子牛式的班主任”、“师德标兵”、“优秀公务员”等。2017年12月份孟岚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当面对一岁半的儿子和重担压肩的妻子,孟岚却满是深深的歉疚。
山南市妇幼保健院孕产保健部主任、副主任医师付文岚,其父亲曾是一名援藏军医,她循着父辈足迹而来,刚来山南高原反应明显,她咬紧牙关,克服身体不适和诸多困难,已多次顺利实施剖腹产手术;闲瑕之余,还积极参与指导医院参评二甲,现已顺利通过初评。其他参援的党政干部、专业技术干部,也在各自岗位,发挥专长,积极作为。另外我省还出现了援藏教师、医生、企业员工等“夫妻档”现象。
拥有开拓创新、砥励向前的足够勇气。显而易见,援藏干部面对的是全新环境、全新岗位、全新任务,抓好学习就显得尤其重要。既要学习援藏方面的方针政策,又要学习民族宗教工作方面的政策法规;既要学习民俗民情方面的知识,还要学习藏区群众身上所凝聚的优秀品质,努力拓宽视野,提升格局,这是做好援藏工作的前提。作为援藏干部要及时总结经验做法,宣传学习先进典型,创新援藏工作思路,丰富拓展重点领域,树立自身良好形象。更要敢于拼搏、勇于创新,提振精神、永不懈怠,善啃骨头、破解难题。
湖北省农业厅耕肥站研究员巩细民,一年半期援疆,荣获兵团三等功并被授予优秀援疆干部称号;2015年10月,半年期技术援藏,山南市农牧局党组第一次针对援藏干部对他予以通报表彰;2016年7月,他作为第八批三年期援藏干部开启新征程。进藏以来,实验室、田间地头、培训课堂,到处看到他忙碌的身影……!去年底,国家人社部、农业部联合表彰其为全国农业先进工作者,援友们亲切称之谓“三赴边疆‘土’专家”。可见“宝剑锋从磨砺出”,援藏干部历练后,必定锤炼品质、磨炼意志、淬炼胆魄。
“行动永远是最好的证明”。湖北援藏干部积极响应号召、踏新的征程、逐梦雪域高原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。可见筑牢援藏干部信仰信念的精神高地,就是要铸实信仰之基、凝结信念之魂、补足精神之钙、把稳思想之舵,这项工作没有终点,只有起点,永远在路上,广大援藏干部唯有竭尽全力、竭尽所能,真情融入、真心帮扶,完全有理由坚信,在高扬的旗帜上必将催生援藏磅礴伟力。
作者单位:山南市交通运输局,湖北省第六批援藏专业技术干部
作者简介:方新兵,男,1971年11月生,湖北汉川人,三级调研员,高级工程师,多篇理论、散文、通讯散见于《人民日报》《湖北日报》《内蒙古日报》《西藏日报》《中国交通报》》《求是网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