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     页 新闻中心 五位一体建设 新西藏 涉藏动态 援藏专栏 民族宗教工作 人民团体工作 地市动态
发布厅 党的建设 西藏党史 反分裂专栏 政策解读 资料库 视频中心 网络问政 投稿平台
 
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>>新闻中心>>区内要闻
 
西藏军区某边防团四连战士陈永国:“祖国需要,我就一直坚守!”
 
来源:中国西藏新闻网 作者: 时间:2018年07月12日   【打印本页】【关闭本页】

  “祖国交给我一条边防线,我把使命扛在男儿双肩。爬冰卧雪不惧风寒,枪林弹雨冲锋向前……”

  一曲《我爱边防线》,常年回响在藏东南的高山峡谷之中,没有慷慨激昂的旋律,没有铿锵有力的话语,有的只是常年驻守在这里的边防战士们对于祖国那诉不完、道不尽、深入到骨子里的热爱。

  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和横断山脉西段地带的高山峡谷区,处于祖国版图的西南角,最低处海拔只有1400米,四周5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0多座,山高林密、河多谷深,气候多变、蚊虫肆虐,人迹罕至。

  不深入其中,永远无法知道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中,还有一个群体在执着坚守,守卫着祖国的西南边陲。他们,就是令人肃然起敬的边防军人。日前,记者走进军营,走近边防战士陈永国,聆听他的戍边故事,感悟他的爱国情怀。

  巡逻路上的“活地图”

  甘肃民乐,古丝绸之路重镇,汉朝名将霍去病第一次远征河西匈奴的必经之地,1986年,陈永国出生在这里。效仿霍去病参军入伍、保家卫国一直是陈永国一心向往的追求。2005年,陈永国选择了到西藏边防部队服役。

  入伍第一年,陈永国就参与到巡逻中。按规定,第一次巡逻,只要求空手跟着队伍了解情况,熟悉地形,陈永国却主动要求和大家背一样的装备,别人笑他自讨苦吃,他却反问一句“当兵死都不怕,怕吃苦?”,随后便整整装备,和战友们一起走上巡逻路。

  勇气固然可嘉,但因缺乏经验,陈永国很快遇上了危险。在下一处陡坡时,因路面湿滑,陈永国不慎摔倒,滑向山下,幸而战友们大喊让他抓东西,他急忙抓住树枝才躲过一劫。

  第一次巡逻,就遇到这样的危险,一般人都会感到后怕,但这不仅没有吓倒这位新兵,反而更加坚定了他苦练本领、守卫边关的决心。“要想拥有良好的技战术,除了常规训练以外,只有自己给自己‘加班’这一条道。”陈永国说。他不仅认识到了这一点,更是横着心把这一条道“走到黑”。

  为了这个目标,13年来,无论春夏秋冬,晚上十点半熄灯后,在训练场那微弱的灯光,有时也许是星光、月光下,总有一个身影在绑着沙袋跑步;清晨,叫醒陈永国的从不是嘹亮的起床号,而是他的梦想。

  台上一分钟,台下用苦功。正是这种自己和自己较劲的坚持,让陈永国的履历上多了一些不同于常人的荣誉:全军优秀士官人才奖二等奖、西藏军区“优秀班长标兵”……

  在13年的巡逻中,他总是主动要求加入尖兵组,走在巡逻队伍的最前面,为身后的大部队披荆斩棘、开辟道路、观察警戒,永远把可能发生的危险留给自己,把安全留给战友。

  已经数不清有多少次,风雪阻断路途,他带领战友一起战风雪、斗严寒,准时到达目的地;多少次,激流拦住去路,他和民兵架起简易木桥,第一个冲过去检验牢不牢固;多少次,他带着大家跋山涉水去到祖国的最前沿,完成巡逻任务,安全返回。

  渐渐地,“巡逻王”“活地图”的外号就这样传开了,可每当有人问起陈永国,他却谦虚地说:“这是一个边防军人最基本的素质。”

  言传身教的“好老师”

  2010年,是陈永国参军的第5个年头,6月的一次巡逻中,依旧是他带队走在最前面。

  此时,山下已是苍翠欲滴的夏日景象,而巡逻的必经之路——海拔4000多米的知拉山上却是白雪皑皑,茫茫风雪中看不见路在何方,大家心里都有些慌乱。下山时,由于经验不足,新兵谭建勇滑倒在雪地里并迅速向山崖滚去,千钧一发之际,陈永国向附近的人大声喊道:“快拉住他!”其他战士赶紧跑到谭建勇身边挡住其下滑的身体,这时,谭建勇距离悬崖边已不足2米。

  谭建勇的遇险,让陈永国回想起了自己第一次巡逻的经历,同样是新兵,同样是因为经验不足遇到危险,这让陈永国感同身受,也产生了向新兵传授经验的想法。

  于是,在当天晚上到达目的地后,陈永国便把大家叫在一起,叮嘱他们巡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。

  “大家要注意队形,今天已经第三天了,要走的地方草长林密,大家每两人之间相隔3到5米,这样既方便活动,又不至于相隔太远而掉队。”

  “此外,新兵们可能一来就听说了‘在边防部队,不巡逻一次是终生的遗憾’这句话,因此很多人都报名参加了巡逻。刚开始可能比较兴奋,走得也很快,激动的心情我能理解,但要提醒大家的是一定要分配好体能,匀速前进,要不然体力消耗太快,后面就会因为走不动而掉队,甚至还有可能发生危险。”

  一句句暖心的叮嘱、一条条实用的经验,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,仿佛如明灯般照亮了战士们巡逻的路途。

  为了让更多人掌握巡逻本领,陈永国还提出了在巡逻途中穿插快速机动、隐蔽伪装、野战生存、反击战斗等演练项目,事实证明,这些针对性训练大大提高了官兵们的技战术水平。

  温暖亲切的“老班长”

  “老班长”,一个温暖、尊敬、亲切的称呼;“老班长”,是前辈,是宝贝,更是标杆和榜样。

  在战士侯正海眼里,陈永国正是这样一位和蔼可亲的“老班长”。

  “我刚从军校毕业来到连队时,连队用的武器跟我在军校学习的不一样,种类多,操作复杂,我觉得无从下手。就在我一筹莫展时,陈班长找到了我,耐心地给我解说每种武器的操作原理、使用方法,在他的传授下,我很快就学会了。他还教了我边防勤务、抓捕、观察、警戒等方面的知识呢,我非常佩服他。”侯正海说,“别看训练时他板着脸,经常因为训练成绩不好吼我们,但训练结束后他更会帮我们处理伤口,还会送我们一些防蚊虫叮咬的药,每当这时候,我们就感觉特别温暖,他像我们的家人,像大哥。”

  陈永国满腔热情洒在藏东南的雪山密林,温暖关切送到每一个战友的内心,同样感受到温暖的,还有驻地的群众。

  跟米古村的村民来往多了,来自黄土高原的陈永国也学会了在水田里插秧;参军之前,他只是帮助家人在农忙时割麦子,现在他也能顶着似火骄阳帮村民收割水稻;雨季村民家的房屋漏水,他甚至还能爬上木楼楼顶维修屋顶。

  ……

  19岁参军入伍,32岁仍在军营。

  13年来,陈永国时刻如同一把锋利的刀,随时准备着战斗,而这利刃的锻造者,是军营,是战友,更是他自己。

  13年来,陈永国的妻子张银杰早已明白了“七尺之躯,既已许国,再难许卿”的道理,陈永国在西藏守“大”家,她就照顾好“小”家。

  13年来,陈永国已成为边防连队离不开的“巡逻王”“活地图”,新兵们敬爱的“老班长”“老大哥”。

  无论哪一种身份,陈永国都已想好了未来的路。

  “只要祖国需要,只要部队需要,我就一直坚守在祖国边疆!”陈永国坚定地说。


    
 

版权所有: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办公厅
备案号: 藏ICP备11000106号  藏公网安备 5401020200006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