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报拉萨6月23日讯(记者 鹿丽娟)记者近日从拉萨市获悉,自2015年7月获得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以来,拉萨市围绕创建目标,不断完善机制,细化工作措施,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,加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和公共文化队伍建设,取得良好成效。
据了解,拉萨市先后建成文体中心(包括体育场、体育馆、西藏牦牛博物馆)、根敦群培纪念馆、朗孜厦陈列馆等大型公共文化服务设施。青少年活动中心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、老干部活动中心等,也成为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要的新平台。同时,全市已建成各级文化馆(站)75个,各类博物馆6座,农(牧)家、社区、寺庙书屋459个,实现市、县、乡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覆盖。全市各村(社区)在建成农(牧)家书屋、社区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基础上,按“五个一”标准,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。
在不断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的同时,拉萨市积极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。通过藏博会、雪顿节等活动平台,开展藏戏大赛、唐卡艺术展、综艺晚会、藏族音乐研讨会、纳木错国际徒步大会等系列活动,已成为展示拉萨的重要平台和窗口;推广普及“幸福拉萨健康舞”学跳活动,已成为活跃群众文化生活、提升城市品位的一张靓丽“名片”;积极开展文化、科技、卫生、法律、爱国爱教“五下乡”活动以及电影放映进农牧区、进寺庙、进学校、进工地、进机关、进社区、进军营“七进”等活动;充分利用文化站现有设施的便利条件,开展藏文书法大赛、职工健身大赛、扶贫脱贫知识讲座等极具特色的文化活动;各县(区)之间按照就近原则开展文化联动活动,相互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、新华书店、文化活动中心等,使县(区)之间相互督查、相互促进,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。
按照文化部关于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免费开放的工作要求,拉萨市各级各类群艺馆、图书馆、博物馆、纪念馆、综合文化馆(站)、体育馆(场)以及有条件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公共文化设施,全部实现了面向社会免费开放,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公共文化资源的社会效益。同时,各县(区)、乡镇公共文化设施每周开放时间在40小时以上,并根据群众需求采取延时开放、错时开放等措施,设施利用率和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。
在推进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工作中,拉萨市统筹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、“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”、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提档升级、数字图书馆(博物馆)建设,以公共电子阅览室为载体,整合文化资源,实现文化共享。同时,不断提高公共文化设施无线网络覆盖水平,实现市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WIFI全覆盖,方便市民随时在线共享信息。在开展数字图书馆建设工作中,拉萨市将县(区)图书馆、乡镇(街道)文化站图书阅览室、农(牧)家书屋图书进行数字化管理,藏书量、新增图书、图书流通率、到馆人次、借阅人次等在“云图书馆”APP上可清晰查询。